答题规则:本竞赛由必答题、抢答题、风险题和备用题共四部分组成。每个代表队的基础分为100分。
一、必答题。(该部分由简答题组成,答对1题得10分,答错不得分也不扣分。)
1、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符合什么条件,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审判?
答:第208条
(1)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
(2)被告人承认自己所犯罪行,对指控的犯罪事实没有异议的;
(3)被告人对适用简易程序没有异议的。
2、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一审刑事案件有几种?
答:第20条
(1)危害国家安全、恐怖活动案件;
(2)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
3、辩护律师在执业活动中知悉委托人或者其他人,准备或者正在实施哪几种犯罪的,应当及时告知司法机关?
答:第46条
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以及严重危害他人人身安全的犯罪的
4、新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可以取保候审的情形是什么?
答:第65条
(1)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2) 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3) 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4)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5、监视居住的执行,对于涉嫌哪几种犯罪,在住处执行可能有碍侦查的,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批准,也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但是不得在羁押场所、专门的办案场所执行?
答:第73条
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特别重大贿赂犯罪
6、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的罪犯种类:
答:第258条
(1)被判处缓刑;(2)宣告缓刑;(3)假释;(4)暂予监外执行的犯罪
7、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在什么情况下应当决定开庭审判?
答:第181条
在对于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的,应当决定开庭审判。
8、在审判过程中,出现哪些情形,致使案件在较长时间内无法继续审理的,可以中止审理?
答:第200条
(1)被告人患有严重疾病,无法出庭的;
(2)被告人逃脱的;
(3)自诉人患有严重疾病,无法出庭,未委托诉讼代理人出庭的;(4)由于不能抗拒的原因。
9、何种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
答:第277条
(1)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第五章(侵犯财产罪)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
(2)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内曾经故意犯罪的,不适用本章规定的程序。
10、哪几种情形下,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答:第15条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4)依照刑罚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6)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1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辩护权以外,还可以委托一致二人作为辩护人,哪些人可以被委托为辩护人?
答:第32条
(1)律师;
(2)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
12、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可以询问犯罪嫌疑人;有下列何种情形之一的,应当讯问犯罪嫌疑人:
答:第86条
(1) 对是否符合逮捕条件有疑问的;
(2)犯罪嫌疑人要求向检察人员当面陈述的
(3)侦查活动可能有重大违法行为的。
13、哪类犯罪案件在侦查期间辩护律师会见应当经侦查机关许可?
答:第37条
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特别重大贿赂犯罪案件。
1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存在什么情况,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答:第34条
(1)聋盲哑人;
(2)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
(3)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
15、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于什么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
答:第223条
(1) 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第一审认定的事实、证据提出异议,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上诉案件;
(2) 被告人被判处死刑的上诉案件;
(3) 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
(4) 其他应当开庭审理的案件。
16、新刑事诉讼法规定: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证据包括哪些?
答:第48条
(1)物证;(2)书证;(3)证人证言;(4)被害人陈述;(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6)鉴定意见;(7)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8)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17、刑事诉讼法中的“近亲属”包括哪些人?
答:第106条
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
18、犯罪嫌疑人何时有权委托辩护人?
答:第33条
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
19、辩护人收集的有关犯罪嫌疑人的哪些证据,应当及时告知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
答:第40条
有关犯罪嫌疑人不在犯罪现场;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属于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证据。
20、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的审理期限?
答:第214条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二十日以内审结;对可能判处有期徒刑超过三年的,可以延长至一个半月。
21、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在被判处何种刑罚时,应当对其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
答:第275条
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
22、人民法院可以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情形有哪些?
答案:第254条
(1)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
(2)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3)生活不能自理,适用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
23、自诉案件包括哪些案件?
答案:第204条
(1)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2)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3)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24、保证人必须符合哪些条件?
答:第67条
(1)与本案无牵连
(2)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
(3)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
(4)有固定的住处和收入。
25、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符合逮捕条件,具有哪些情形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监视居住?
答:第72条
(一)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三)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养人
(四)因为案件的特殊情况或者办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更为适宜的;
(五)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的。
26、案件具有哪些情形,审判人员可以召开庭前会议?
答:《解释》第183条
(1)当事人及其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申请排除非法证据的
(2)证据材料较多、案情重大复杂的;
(3)社会影响重大的
(4)需要召开庭前会议的其他情形。
27、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哪些条件?
答:第53条
(1)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
(2)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
(3)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
28、证人应当出庭作证的条件?
答:第187条
(1)公诉人、当事人或者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证人证言有异议;
(2)该证人证言对案件定罪量刑有重大影响;
(3)人民法院认为证人有必要出庭作证的
29、新刑事诉讼法第273条规定: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考验期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撤销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提起公诉。请列举有哪些情形?
答:(1)实施新的犯罪或者发现决定附条件不起诉以前还有其他犯罪需要追诉的;
(2)违反治安管理规定或者考察机关有关附条件不起诉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
30、刑事诉讼中“当事人”的范围?
答:第106条
是指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
31、强制措施的种类有哪些?
答: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
32、列举3项立案的材料来源
答:(任选三项)控告、检举、报案、自首、自查
33、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有哪些情形时,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答:第28条
(1)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
(2)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3)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
(4)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
34、有何种情形的,任何公民都可以立即扭送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处理?
答:第82条
(1)正在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2)通缉在案的
(3)越狱逃跑的
(4)正在被追捕的
35、在法庭审判过程中,遇有哪些情形,影响审判进行的,可以延期审理?
答:第198条
(1)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重新鉴定或者勘验的
(2)检察人员发现提起公诉的案件需要补充侦查,提出建议的
(3)由于申请回避而不能进行审判的
36、下级人民法院接到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的命令后,发现有哪些情形时,应当停止执行,并且立即报告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裁定?
答:第251条
(1)在执行前发现判决可能有错误的
(2)在执行前罪犯揭发重大犯罪事实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现,可能需要改判的
(3)罪犯正在怀孕的
37、对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有哪些情形的,应当及时收监?
答:第257条
(1)发现不符合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
(2)严重违反有关暂予监外执行管理规定的
(3)暂予监外执行的情形消失后,罪犯刑期未满的
38、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当遵守哪些规定?
答:第272条
(1)遵守法律法规,服从监督
(2)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3)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4)按照考察机关的要求接受矫治和教育
39、列举3项被告人的诉讼权利
答:(任选3项)申请回避自行或者委托辩护进行最后陈述参与法庭调查和辩论上诉
40、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有哪些?
答:第18条
(1)贪污贿赂犯罪
(2)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
(3)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的犯罪
(4)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其他重大的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经省级以上人民检察院决定,可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
41、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哪几类言词证据应当予以排除?
答:第54条
(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
(2)采用暴力、威胁等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
(3)被害人陈述
42、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但有哪些人不能作证人?
答:第60条
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
43、新刑事诉讼法规定,逮捕条件中的社会危险性包含哪些情形?
答:第79条
(1)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
(2)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
(3)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
(4)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
(5)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
二、抢答题(抢答题由判断题组成,答对1题得10分,答错不得分也不扣分,先答“正确”或“错误”,再简述理由)
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有权申请变更强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收到申请后,应当在五日内作出决定,不同意变更强制措施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不同意的理由。
答:第95条
错,应为三日内
2、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内补充侦查完毕,补充侦查以三次为限。
答:第171条第3款
错,以二次为限
3、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公开进行。但是有关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应当决定不公开审理。
答:第183条第1款
错,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
4、对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在被交付执行刑罚前,剩余刑期在六个月以下的,由看守所代为执行。
答:第253条
应当是三个月以下
5、罪犯在服刑期间又犯罪的,或者发现了判决的时候所没有发现的罪行,由执行机关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答:第262条
错,应当是移送人民检察院处理
6、经人民法院通知,任何证人没有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的,人民法院均可以强制其到庭,但是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
答:第188条第1款
正确
7、检察人员发现提起公诉的案件需要补充侦查,提出建议,人民法院决定延期审理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在二个月以内补充侦查完毕。
答:第198条、第199条
错误,正确答案为一个月。
8、人民法院可以对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自诉案件,进行调解。
答:第204条第1款第3项,第206条第1款
错误,此种自诉案件不适用调解。
9、对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的,由公安机关决定。
答:第285条
错误,应当由人民法院决定。
10、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可以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或者录像;对于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或者其他重大犯罪案件,应当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或者录像。录音或者录像应当全程进行,保持完整性。
答:第121条
正确
11、侦查人员询问证人,可以在现场进行,也可以到证人所在单位、住处或者侦查人员指定的地点进行,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通知证人到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提供证言。
答:第122条
错误,不能到侦查人员指定的地点进行询问
12、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公诉案件,人民检察院可以不派员出席法庭。
答:第210条第2款
错误,人民检察院应当派员出席法庭。
1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羁押的案件,不能在本法规定的侦查羁押、审查起诉、一审、二审审限内办结的,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予以释放;需要继续查证、审理的,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答:第96条
对
14、在案件侦查终结前,辩护律师提出要求的,侦查机关应当听取辩护律师意见,并记录在案。辩护律师提出书面意见的,应当附卷。
答:第159条
正确
15、对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提出保证人,也不交纳保证金的,应当监视居住。
答:第72条
错误,可以监视居住。
16、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由审判员三人组成合议庭进行;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由审判员三人至七人组成合议庭进行。
答:第178条
错误,由审判员或者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组成合议庭进行。
17、对于有被害人的案件,决定不起诉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被害人,被害人如果不服,可以自收到决定书后10内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请求提起公诉。
答:第176条
错误,是七日
18、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判后,应当确定合议庭的组成人员,将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至迟在开庭十日以前送达当事人及其辩护人。
答:第182条
错误,是被告人及其辩护人
19、被害人、诉讼代理人经传唤或者通知未到庭,不影响开庭审理的,人民法院可以开庭审理。
答:《解释》第188条
错误,辩护人经通知未到庭,被告人同意的,人民法院可以开庭审理,但被告人属于应当提供法律援助情形的除外。
20、对查封、扣押的财物、文件,应当会同在场见证人和被查封、扣押财物、文件持有人查点清楚,当场开列清单一式二份,由侦查人员和持有人签名或者盖章,一份交给持有人,另一份附卷备查。
答:第140条
错误,还有见证人的签名
21、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应当讯问被告人,并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
答:第240条。
错,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应当讯问被告人,辩护律师提出要求的,应当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
22、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被告人无罪、免除刑事处罚的,如果被告人在押,在宣判后应当立即释放。
答:第249条
正确
23、没收财产的判决,无论附加适用或者独立适用,都由人民法院执行;在必要的时候,可以会同公安机关执行。
答:第261条
正确
24、监狱和其他执行机关在刑罚执行中,如果认为判决有错误或者罪犯提出申诉,应当转请人民检察院处理。
答:第264条
错误。应当转请人民检察院或者原判人民法院处理。
25、当事人由于不能抗拒的原因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而耽误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五日以内,可以申请继续进行应当在期满以前完成的诉讼活动,申请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
答:第104条
正确
26、实施暴力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经法定程序鉴定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有继续危害社会可能的,应当予以强制医疗。
答:第284条
错误,可以予以强制医疗。
27、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羁押的案件,不能在规定的期限内办结的,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重新办理相关羁押手续。
答:第96条
错误。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立即释放。需要继续查证、审理的,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28、法庭审理过程中,合议庭对证据有疑问的,应当宣布休庭,对证据进行调查核实。人民法院调查核实证据,可以进行勘验、检查、扣押、鉴定和查询、冻结。
答:第191条
错误,可以宣布休庭
29、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并交纳保证金。
答:第66条
错误,是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两者不可同时适用
30、公安机关在异地执行拘留、逮捕的时候,可以通知被拘留、逮捕人所在地的公安机关,被拘留、逮捕人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应当予以配合。
答:第81条
错误,是应当通知
31、期间以时、日、月、年计算,期间开始的时和日不算在期间以内。
答:第103条
错误,期间的计算单位为时、日、月,年等其他时间计算单位不是刑事诉讼期间的计算单位。
32、被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期限应当折抵刑期。即监视居住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答:第74条
错误。被判处管制的,监视居住一日折抵刑期一日;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的,监视居住二日折抵一日。
3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在押期间,其期间的最后一日为节假日的,应以节假日后的第一日为期满日期。
答:第103条
错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在押期间,应当至期满之日为止,不得因节假日而延长。
34、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在侦查阶段,只能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
答:第33条
正确。
3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本人及其近亲属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法律援助机构可以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答:第34条
错误,是应当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36、辩护律师持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要求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看守所应当及时安排会见,至迟不得超过24小时。
答:第37条
错误,是不得超过48小时。
37、行政执法机关在行政执法和查办案件的过程中收集的物质、书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等证据材料,在刑事诉讼案件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答:第52条
正确
38、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监视居住的,监视居住的期限应当在判决中折抵刑期。
答:第74条
错误,只是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期限应当折抵刑期,不是所有监视居住都折抵刑期。
39、在刑事案件中,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采取查封、扣押或者冻结被告人财产保全措施的。
答:第100条
正确。
40、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案件中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10日以内作出决定。在特殊情况下,决定的时间可以延长1日至4日。
答:第165条
错误,应当在14日内作出决定,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1至3日。
41、强制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被强制医疗的人进行诊断评估。对于已不具有人身危险性,不需要继续强制医疗的,应当及时提出解除意见,报决定强制医疗的人民法院批准。
答:第288条。正确
42、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一个月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
答:第202条
错误,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
43、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公诉案件,必须经人民检察院建议或同意。
答:第208条
错误,以上是原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新刑事诉讼法适用简易程序无需检察院同意,人民检察院可以建议法院适用简易程序。
44、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再审案件,需要对被告人采取强制措施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决定。
答:第246条
错误。法院决定再审的对被告人的强制措施由法院决定,检察院提出抗诉的对被告人的强制措施由检察院依法决定。
45、附条件不起诉的考验期为3个月以上1年以下,从人民检察院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之日起计算。
答:第272条
错误,考验期为6个月以上1年以下。
46、某犯罪嫌疑人于某日12点35分被拘传,那么其拘传的时间应当从13点开始计算。
答:第104条
正确。
47、在执行逮捕、拘留的时候,进行搜查,必须向被搜查人出示搜查证。
答:第136条
在执行逮捕、拘留的时候,遇有紧急情况,不另用搜查证也可以进行搜查。
48、对查封、扣押的财物、文件、邮件、电报或者冻结的存款、汇款、债权、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经查明确实与案件无关的,应当在五日以内解除查封、扣押、冻结,予以退还。
答:第143条
应当在三日内
49、侦查机关应当将用作证据的鉴定意见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提出申请,应当补充鉴定或者重新鉴定。
答:第146条
是“可以”而不是“应当”
50、批准决定应当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确定采取技术侦查措施的种类和适用对象。批准决定自签发之日起三个月以内有效。
答:第149条
正确
51、在法庭审判过程中,如果诉讼参与人或者旁听人员违反法庭秩序,审判长应当警告制止。情节严重的,处以一千元以下的罚款或者十日以下的拘留。
答:第194条
错误,是十五日以下
52、人民法院审理自诉案件的期限,被告人未被羁押的,应当在受理后三个月以内宣判。
答:第206条
错误,是六个月
53、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用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
答:第216条
错误,被告人的近亲属需经被告人同意,方可提出上诉。
54、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的,自收到判决书后三日内,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
答:第218条
错误,是五日内。
55、下级人民法院接到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的命令后,应当在七日以内交付执行。
答:第251条
正确。
56、对判处罚金的罪犯,期满不缴纳的,公安机关应当强制缴纳;由于遭遇不能抗拒的灾祸缴纳确实有困难的,可以裁定减少或者免除。
答:第260条
错误,人民法院应当强制缴纳。
57、没收财产的判决,无论附加适用或者独立适用,都由人民法院执行;在必要的时候,可以会同公安机关执行。
答:第261条
正确。
58、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人民检察院决定附条件不起诉有异议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起诉的决定。
答:第271条
正确
59、人民法院受理没收违法所得的申请后,应当发出公告。公告期间为三个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近亲属和其他利害关系人有权申请参加诉讼,也可以委托诉讼代理人参加诉讼。
答:第281条
错误,公告期间为六个月。
60、实施暴力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经法定程序鉴定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有继续危害社会可能的,应当予以强制医疗。
答:第284条
错误,是可以予以强制医疗。
61、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只有被告人一方提出上诉的案件,不得以任何理由加重被告人的刑罚。
答:正确
62、人民法院审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可以根据物质损失情况作出判决、裁定,但不得进行调解。
答:第101条
错误,人民法院审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可以进行调解,或者根据物质损失情况作出判决、裁定。
63、传唤、拘传犯罪嫌疑人,应当保证犯罪嫌疑人的饮食和必要的休息时间。
答:第117条。正确
64、审判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未成年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其法定代理人可以进行补充陈述。
答:第270条。正确
65、当事人及其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有权申请人民法院对以非法方法收集的证据依法予以排除。申请排除以非法方法收集的证据的,应当提供相关线索或者材料。
答:第56条。正确
66、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或者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曾经故意犯罪或者身份不明的,应当予以逮捕。
答:第79条。
错误,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
67、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逮捕后,人民检察院仍应当对羁押的必要性进行审查。对不需要继续羁押的,应当建议予以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有关机关应当在七日以内将处理情况通知人民检察院。
答:第93条
错误。是十日内
68、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的,或者被害人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要求公安机关进行立案。
答:第111条
错误,应当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应当通知公安机关立案,公安机关接到通知后应当立案。
69、对于死因不明的尸体,公安机关有权决定解剖,并且通知死者亲属到场。
答:第129条
正确
70、上级人民法院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的,应当指令原审人民法院审理。
答:第244条。
错误,应当指令原审人民法院以外的下级人民法院审理;由原审人民法院审理更为适宜的,也可以指令原审人民法院审理。
71、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应当在作出提审、再审决定之日起六个月以内审结。
答:第247条
错误,应为三个月以内审结,需要延长期限的,不得超过六个月。
72、对罪犯确有严重疾病,必须保外就医的,由省级人民法院指定的医院诊断并开具证明文件。
答:第254条
正确
73、人民检察院认为人民法院减刑、假释的裁定不当,应当在收到裁定书副本后二十日内,向人民法院提出口头纠正意见。
答:第263条
错误,是书面纠正意见
74、审判的时候被告人不满十八周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但是,经未成年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未成年被告人所在学校和未成人保护组织可以派代表到场。
答:第274条
正确
三、风险题(此部分由不定项选择题组成,答对每题得20分,答错则每题扣20分,不答题的不得分也不扣分)
1、下列主体中,有权申请符合法定条件的办案人员回避的有( )
A、当事人 B、当事人的法定代理人及近亲属
C、辩护人 D、诉讼代理人
答:第28条、第31条
ACD
2、下列刑事案件中,( )不应由法院直接受理。
A、虐待案件 B、重伤害案件
C、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件 D、侵占案件
答案:B
3、受委托的律师不得( )
A、未经公安机关批准收集证人证言
B、引诱证人改变证言
C、委托他人收集证人证言
D、到有关单位调查取证
答案:B
4、根据修订的刑诉法的规定,办案机关有义务保障在哪些案件中作证的证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 )
A、危害国家安全 B、恐怖活动犯罪
C、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 D、毒品犯罪
答:第62条
ABCD
5、吴某抢劫案,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人民检察院在审查起诉中的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检察院审查起诉时,可以不讯问犯罪嫌疑人
B、人民检察院受理后,认为应当由其他人民检察院起诉的,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机关,不需通知移送审查起诉的公安机关
C、共同犯罪案件,需要由不同级别的检察院审查起诉时,按照主犯来确定管辖
D、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并将案卷材料、证据移送人民法院
答:第170条,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应当讯问犯罪嫌疑人。人民检察院受理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后,发现应当由其他检察院起诉的,应当先移送有起诉权的检察院,然后通知公安机关。一人犯数罪、共同犯罪案件和其他需要并案审理的案件,只要其中一人或一罪属于上级人民检察院管辖的,全案由上级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而不是依照主犯的性质来确定管辖。
D
6、执行机关是指将人民法院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付诸实施的机关。下列有关执行机关执行范围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人民法院负责无罪、免除处罚、罚金、没收财产及死刑立即执行判决的执行
B、公安机关负责送交执行时余刑不足二年的有期徒刑和拘役、管制、缓刑、剥夺政治权利、监外执行等的执行
C、监狱负责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和送交执行时余刑二年以上的有期徒刑的执行
D、未成年犯监狱负责未成年犯被判处刑罚和劳动教养处罚的执行
答案:A
7、甲在外地出差时目击乙强奸的作案过程,并且其是唯一目击者。甲因履行出庭作证义务而支出的下列哪些费用,司法机关应当给予补助( )
A、交通费 B、住宿费 C、就餐费 D、误工费
答:第63条
有工作单位的证人作证,所在单位不得克扣或者变相克扣其工资、奖金及其他福利待遇
ABC
8、按照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关于法庭审理活动先后顺序的排列,下列哪一选项的组合是正确的( )
①宣读勘验笔录;②公诉人发表公诉词;③讯问被告人;④询问证人、鉴定人;⑤出示物证;⑥被告人最后陈述
A、②③⑤④①⑥ B、③④⑤①②⑥
C、②④⑤①⑥③ D、③④①⑤②⑥
答案:B
9、在一起自诉案件中,自诉人因对法院审理不满,未经法庭许可而中途退庭。对此,法庭应如何处理( )
A、追究自诉人法律责任,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
B、拘传自诉人到庭
C、按撤诉处理
D、宣告被告人无罪
答案C
10、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犯罪的未成年人应当严格限制适用逮捕措施
B、在批准或决定逮捕时,可以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C、在讯问或审判时,应当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
D、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与成年人分别关押、分别管理、分别教育
答:第269条、第270条
ACD
11、在某县人民法院审理某甲抢劫案时,甲的辩护律师认为,侦查机关在侦查过程中收集的证明被告人罪轻的证据材料需要在法庭上出示。在此情况下,律师可以进行什么诉讼活动( )
A、申请人民法院向人民检察院调取该证据材料,并可以到人民法院查阅、摘抄、复制该证据材料
B、申请人民法院向人民检察院调取该证据材料,但不得到人民法院查阅、摘抄、复制该证据材料
C、申请人民检察院调取该证据材料
D、申请公安机关提供该证据材料
答案A
12、关于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进行强制医疗的,由公安机关决定
B、人民法院在审理强制医疗案件时,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
C、人民法院在审理强制医疗案件时,应当在一个月内作出决定
D、对人民法院的强制医疗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法院提出上诉
答:A应由人民法院决定,D不是上诉,是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复议
BC
13、某市人民法院审理市人民检察院依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的案件时,原审被告人王某收到抗诉书后下落不明。该法院应当作出什么处理?
A、驳回抗诉 B、中止审理
C、终止审理 D、裁定维持原判
答案D
14、某市人民检察院在办理一起重大贪污案件过程中,决定逮捕犯罪嫌疑人高某。负责执行的公安人员执行逮捕时发现高某已经潜逃,该人民检察院决定通缉高某。该案中,有权发布通缉令的是哪个机关?
A、市人民检察院 B、市人民法院
C、市国家安全机关 D、市公安机关
答案:D
15、下列关于证明责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公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人民检察院承担
B、自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自诉人承担
C、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件中,被告人承担一部分证明责任
D、在公诉案件附带民诉案件中,对附带民事部分的证明责任由公诉机关承担
答案:ABC
16、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应当在拘留后( )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
A、12小时 B、24小时 C、48小时 D、7天
答案:第83条。B
17、有关侦查活动中录音录像规定,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可以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或者录像
B、对于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或者其他重大犯罪案件,应当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或者录像
C、录音或者录像应当全程进行,保持完整性
D、普通刑事案件询问过程中进行录音录像应当征得犯罪嫌疑人同意
答:第121条。D。
18、下列案件中,不属于可以采取技术侦查措施的是( )
A、重大的贪污、贿赂犯罪案件
B、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案件
C、重大毒品案件
D、普通盗窃案件
答:第148条。D。
19、下列事项中,应适用裁定的是什么( )
A、宣告被告人无罪 B、对审判人员的回避申请
C、对违反法庭秩序人员实施的罚款、拘留
D、二审法院撤销一审法院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判决
答:D
20、下列关于执行程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判决、裁定在宣判后执行
B、一审法院判决被告人无罪、免除刑罚处罚的,如果被告人在押的,在宣判后应当立即释放
C、死刑只能采用枪决或者注射方法执行
D、对未成年犯可以在未成年犯管教所执行刑罚
答:ACD
21、韩某的儿子韩立因抢劫被公安机关执行逮捕,韩立通过韩某聘请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咨询。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帮助的内容主要是哪些( )
A、提供法律咨询 B、调查取证
C、代理申诉、控告 D、向侦查机关了解韩立涉嫌的罪名
答:ACD
22、在法庭审理刑事案件过程中,经审判长许可,下列哪些诉讼参与人可以对证人、鉴定人发问( )
A、见证人 B、当事人 C、辩护人 D、诉讼代理人
答:BCD
23、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哪些人依法负有赔偿责任( )
A、刑事被告人及没有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其他共同致害人
B、未成年刑事被告人的监护人
C、已被执行死刑的罪犯的遗产继承人
D、对刑事被告人的犯罪行为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
答:ABCD
24、自检察院对案件审查起诉之日起,辩护律师可以进行哪些诉讼活动( )
A、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诉讼文书、技术性鉴定材料
B、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会见和通信
C、可以向被害人及其近亲属收集证据
D、经证人同意或者其他单位和个人同意,可以向他们收集与本案有关的材料
答:ABD
25、下列案件中,可以由审判员独任审判的是( )
A、自诉案件 B、公诉案件
C、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 D、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案件
答:C
26、下列哪些判决和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 )
A、已过法定期限没有上诉、抗诉的判决和裁定
B、终审的判决和裁定
C、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的判决
D、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判决
答:ABCD
27、对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第二审人民法院的审理方式为( )
A、开庭审理 B、书面审理
C、讯问调查式审理 D、开庭审理或讯问调查式审理
答:A
28、在侦查过程中,有权批准进行侦查实验的是( )
A、侦查员 B、法院院长 C、公安局局长 D、检察长
答:C
29、合议庭宣告判决的形式有( )
A、当庭宣判 B、定期宣判 C、邮寄宣判 D、公告宣判
答:AB
30、适用回避的人员包括( )
A、承办该案的审判、检察、侦查人员
B、担任该案记录工作的书记员
C、该案鉴定人员
D辩护人
答:ABC
四、备用题(此部分为简答题,每题20分,答错不得分也不扣分,只在分数相同的代表队中以抢答的形式进行)
1、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利害关系人与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何种情形时,有权申诉或控告?
答:第115条
(1) 采取强制措施法定期限届满,不予以释放、解除或者变更的
(2) 应当退还取保候审保证金不退还的
(3) 对于案件无关的财物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措施的
(4) 应当解除查封、扣押、冻结不解除的
(5) 贪污、挪用、私分、调换、违反规定使用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的
2、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毒品犯罪等案件,证人、鉴定人、被害人因在诉讼中作证,本人或者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面临危险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采取哪些保护措施?
答:第62条
(1) 不公开真实姓名、住址和工作单位等个人信息
(2) 采取不暴露外貌、真实声音等出庭作证措施
(3) 禁止特定的人员接触证人、鉴定人、被害人及其近亲属
(4) 对人身和住宅采取专门性保护措施
(5) 其他必要的保护措施
3、当事人对生效判决、裁定提出申诉,符合哪些条件,人民法院应当重新审判?
答:第242条
(1) 有新的证据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
(2) 据以定罪量刑的证据不确实、不充分、依法应当予以排除,或者证明案件事实的主要证据之间存在矛盾的
(3) 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4) 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
(5) 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的时候,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的行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