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通山县人民法院九宫山人民法庭与派出所联合调解了一起邻里纠纷案件。
邓某与陈某系邻居关系,几天前,邓某在吃午饭时突然闻到一阵臭味,检查后发现是陈某家的粪池盖打开了,就和陈某沟通不要在午饭时间施肥。陈某表示不是他打开的粪池盖,他不管,邓某闻言,气愤地跑到粪池边舀了一点粪水洒到了陈某家门口,陈某见状便拿着柴刀跑来跟邓某理论,经过村民的劝解,两人不欢而散。陈某爱人回家听说此事后,为了泄愤也从粪池中装了半桶粪水泼到邓某家地板上……
于是邓某拿着一纸诉状来到九宫山法庭,强烈要求陈某赔偿其精神损失费10000元、其爱人的医疗费1000元、清理污秽的费用800元,并且还要在公共场所对其道歉,否则这个事情没完。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安抚沟通,徐庭长了解到邓某在来法庭之前就已前往派出所立案,只是邓某觉得仅派出所处理还不够,还要主张民事赔偿,这才来到了法庭。
考虑到陈某和邓某不仅是邻居,而且还是叔侄关系,如果简单粗暴的进行治安处罚,那么两家就彻底结怨了,于是,徐庭长立即致电九宫山派出所,希望在作出处罚决定之前组织双方调解一次,争取化解两家矛盾。当天下午,在九宫山人民法庭和派出所长达两个半小时的耐心释法说理下,两家最终冰释前嫌,由陈某象征性地赔偿了100元给邓某,双方互相道歉、握手言和。
此次九宫山人民法庭与派出所双剑合璧,着力化解基层矛盾的做法,得到了九宫山镇党委政府的高度肯定,并希望这样多部门的联合调解要多组织,凝聚各方合力,推动和谐乡村建设。
“法律的初衷是预防犯罪,惩罚不是目的,让大家都能够遵纪守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才是目的。”徐庭长表示:“本次案件如果没有通过诉前的成功调解,那么两家将面临拘留处罚,积怨会更深,有可能引发更大的矛盾。我们法庭致力于多元解纷工作,实行‘庭所联动、共解纠纷’工作机制,做到派出所和法庭无缝对接、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的有效衔接,形成化解矛盾纠纷的整体合力,让更多案件止于未诉、化于未发。”
2023年以来,九宫山法庭优化布局,完善功能设置,在立足于本职工作之余,努力与辖区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
一是主动端口前移,充分发挥“庭室站点”的优势,做好便民服务工作,在闯王镇大源村(偏远村庄)、富有村(人口密集村庄)、程许村(经济较为活跃村庄)设置了法官工作室,并在闯王镇人民政府设立巡回审判点、九宫山风景名胜区设立诉讼服务站,着力构建以“人民法庭为中心、法官工作室为据点、巡回审判点为纽带、诉讼服务站为触角”的便民诉讼服务体系,打造“家门口”法庭品牌,积极创建便民诉讼特色法庭。
二是凝聚合力,“一庭两所”就辖区内重大、敏感案件定期会商,在村、社区充分运用“3+X”工作模式,调动村、社区等调解力量,形成多方位解纷模式,共通过设立的“庭室站点”化解了辖区内矛盾纠纷45起,将辖区内矛盾纠纷有效化解在群众的“家门口”。
三是立审执一体化,有效解决立案难、执行难等问题,通过“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等科技手段,为当事人提供在线诉讼服务,有效降低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大大提升了诉讼效力,灵活运用“电子送达平台”、“电子签章”等科技手段,真正实现了“让群众少跑路,让数据多跑路”的便民效果;2023年以来,九宫山法庭审理、执行结案130余件,网上缴费100余次,退费50余次,电子送达覆盖率达85%。
四是发挥法庭职能作用,积极融入当地党委政府,列席当地政府党委会议,主动出击,参与“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针对群众比较关心的热点问题,及时组织开展“法治夜校”、“屋场会”等活动。
以上举措有效地维护了辖区内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了辖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和老百姓广泛好评。